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血吸虫病

首页 > 传染科 > 血吸虫病 > 预防 > 正文

有效防螺,预防血吸虫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3日

有效防螺,预防血吸虫病

我们知道血吸虫病的罪魁祸首是钉螺,所以控制血吸虫病的发生主要是消除钉螺,那么都有哪些措施可以防止钉螺携带病菌感染人体呢?那就让小编来一一盘点吧。

护坡灭螺:在堤防建设中,对位于易感地带的大堤采用护坡硬化措施,消除钉螺孳生环境。岸边灭螺带:在钉螺分布密度较大的外滩及大堤的迎水面近堤脚处,将有钉螺的泥土翻挖、深埋或用新土覆盖。

隔断灭螺:在大堤外侧修筑护堤平台,覆盖堤脚和部分堤坡。结合筑台取土,一般形成宽3—5米、深2米的隔离沟,沟中常年淹水(每年至少连续8个月)。

抬洲降滩灭螺:通过吹填覆盖的方法将有螺洲滩抬高至当地上稀螺带,最好达到无钉螺分布高程;或是通过取土的方法将有螺洲滩高程降至当地的最低有螺分布高程。

渠道硬化灭螺:在灌区建设、改造时,对有螺渠道采用衬砌或土渠改混凝土管渠的方法,使钉螺无法生存和繁衍。沉螺池:在易感地带涵闸的闸口处修建沉螺池,使经过沉螺池的水流流速骤减,当钉螺随水流进入沉螺池时,沉淀于池底,防止钉螺向渠道扩散。后期用药物杀死池内钉螺。

中层取水:根据钉螺主要分布在河岸常水位线上下1米范围内的习性,将引水涵闸的进水管口底板高程置于当地最低有螺分布高程以下2-3米,避开有螺层取水。

拦网工程:在涵闸的闸前或闸后适当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在水面或水下设置孔径20目/英寸2(成螺)或40目/英寸2(幼螺)的钢丝网、尼龙网,拦截钉螺。

控制水位灭螺:位于易感地带的水库(或湖泊)、涵闸等工程,通过合理制定水位调节方案,使蓄水水位在当地钉螺分布高程1-2米以上,蓄水时间至少持续8个月以上,达到水淹灭螺的目的。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相信大家都能够知道一些基本的防螺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李桂荣

    李桂荣

    主任医师擅长:
  • 王勇

    王勇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
  • 詹雨林

    詹雨林

    主任医师擅长: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骆欢

    骆欢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