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典型特征为恐水,又名恐水症。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当今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狂犬病在我国曾一度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城乡养犬、猫等宠物的家庭迅速增加,野犬、猫的数量均呈现增多的趋势,近10年来狂犬病疫情又有抬头和迅速回升的趋势。一旦发病,成功救治者罕见,死亡率几乎100%。
流行病学
狂犬病是一个世界性急性传染性疾病,全球每年约55000人死于该病,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印度因该病死亡数达30000人之多 。我国主要传染源是病犬,85% 一95%狂犬病由病犬传播,其次是猫、猪、牛、野兽等温血动物。狂犬病已被控制的国家则以野生动物如狼、狐狸、臭鼬、浣熊等为主。在拉丁美洲带病毒的吸血蝙蝠是当地重要的传染源。最近针对陕西汉中发生的狂犬病病例流行病调查发现,野犬咬伤后的发病率明显大于家犬,农村犬咬伤引起的病例明显多于城市,亦有注射狂犬疫苗近1月后的犬咬伤引起狂犬病的病例,可能与病毒株的差异和病毒变异有关。人与人传播的病例罕见,曾有器官移植后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报道 。我国1996年~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每年约1524人发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念势,尤以2007年最高,患病人数达3300例,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和贵州三省。男性居多,集中在儿童(<15岁)和老年人(45岁~60岁),以夏秋季发病居多,可能与暴露动物频率,暴露后预防接种不足和人群免疫力低有关。
发病机理
狂犬病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可分为三个阶段:
(1)组织内少量增殖期:病毒结合肌肉表面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后,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在局部可停留I~2周或者更久(至少需要72小时),再侵入邻近末梢神经。潜伏期变异性较大可能与病毒复制及侵入神经组织所需时间不同有关。位于头颈部的深部咬伤,病毒可直接侵犯神经组织繁殖而表现为潜伏期较短。研究发现在潜伏期内,感染狂犬病毒后的2月内狂犬病毒抗原或病毒仍能被清除,为机体免疫清除或暴露后治疗提供了机会。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