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疟疾,我们都会感觉那已经是解放前流行的比较可怕的传染病,那时候有不少人都死于疟疾,像这样致死率比较高的传染病,在那时被称作瘟疫。不过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卫生医疗条件也在不断提高,在说道疟疾似乎就没有多少人了解了。但是还有一些偏远山村,还是有疟疾存在的。
根据疟疾感染的疟原虫不同可将疟疾分为三日疟、间日疟等,它们都有各自的潜伏期,并且症状有所不同,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疟疾潜伏期的症状。
(一)三日疟:
发作与间日疟相似,但为三日发作一次,发作多在早晨,持续4~6小时。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儿童感染,可形成疟疾肾病。三日疟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难自愈。
(二)间日疟:
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分为三期。
1.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2.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3.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
我们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就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一旦当疟疾盛行时我们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尽量将疟疾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