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了狂犬疫苗还是发病了。不少的人们都认为注射一剂狂犬病疫苗就能起到终身免疫的效果,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根据以往的病例。不少患者注射了狂犬病疫苗或经联合免疫后仍有发狂犬病的病例。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不能一针永逸呢?就注射了狂犬病疫苗或经联合免疫后仍有发狂犬病的情况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被咬伤者免疫后体内产生免疫力的早晚高低及维持时间长短:按规定免疫程序注射疫苗,有的患者不能在14天内出现有保护性的抗体水平,故起不到疫苗应有的作用。
2.对伤口未处理或延误了处理时间或处理不当:未及早、彻底、正确冲洗消毒伤口;如不该缝合伤口的病例未对伤口局部浸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就缝合,导致未能阻止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组织而发狂犬病;或缝合伤口使用全身麻醉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发生狂犬病。
重伤病例未加入抗狂犬病血清或延误了使用血清时间。抗狂犬病血清用量过多,抑制了疫苗作用,超过规定用量越大,干扰越大;疫苗与抗狂犬病血清同时注入一个部位,影响了免疫效果。
3.疫苗管理和使用不当:如初诊第一针狂犬病疫苗注射后,第2~5针疫苗自行带回家中,缺乏适宜的保存条件,降低了疫苗效力;疫苗使用前未充分摇匀就敲开安瓶,将存在安瓶顶部的抗原失掉;或注射过程疫苗漏出,影响注入的抗原量;或将疫苗注入臀部脂肪层,影响了疫苗吸收及效果。有的则是未进行全程免疫。
4.个体因素:如患者身体有免疫功能缺陷,疫苗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好。
5.其它因素:如过劳、受寒降低了抵抗力,或酗酒使潜伏期缩短,提早发病。
小编温馨提示大家千万不能以为一针永逸,狂犬病疫苗还是需要定期注射的,祝大家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