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节录于《儿科学》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潘凯丽)。
普通的细菌性痢疾,一般发生在夏季,该病起病急,发热,病人腹泻频繁,大便呈粘冻样并含有脓血,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大便可培养出痢疾杆菌。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则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小儿,且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为起病急,体温可超过40°C,但有少数患儿体温不升,反复出现惊厥,患儿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而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少数患儿在发热、脓血便23天后才发展为中毒型。临床上一般将中毒型痢疾按其主要表现分为三个类型:
1.休克型:患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加快,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差小,可伴有各主要脏器的功能障碍。
2.脑型:大脑因缺氧、水肿而发生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早期表现为嗜睡、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心率相对缓慢。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节律不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病人开始为烦躁、谵妄,而后逐步进入昏迷状态。
3.混合型:同时具有休克型和脑型的两型表现,病情最为严重。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因病情危重,必须积极迅速进行抢救。治疗措施包括降温止惊,脑水肿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的防治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
在夏季,如果小儿突然发生体温超过40°C,且不易退热,尽管无胃肠道症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特别是小儿表现为精神差、呻吟、气促、面色苍白、抽搐时,更应高度警惕该病,应立即送孩子去专科医院求治。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考《儿科学》和《诊断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