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检验检疫局连续3次监测到红头丽蝇活体。
番禺检验检疫局日前发现了新的外来蝇种红头丽蝇,该局已连续3次在南沙港监测到红头丽蝇的活体。据悉,红头丽蝇为病媒性蝇类,通过机械携带和生物传播病原体。
去年12月6日,广州南沙港进行蝇类本底调查过程中,首次监测到红头丽蝇一只,经中山大学专家鉴定为雄性。后来的两次监测中又有发现:今年2月22日,在二期宿舍外围,采到雄虫1头;3月7日,在一期派出所外围,采到雌虫1头。三次检测到活体,说明南沙港有该蝇分布。
据介绍,该蝇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及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西藏,国外分布于欧洲、美洲、澳洲、俄罗斯、日本、蒙古。该蝇种历史上从未在岭南地区采到活体(海南除外),而且往年在珠江三角洲的调查中也未发现,据查文献,广东无分布记录,南沙港为广东首次分布记录。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各港口,要重视口岸媒介生物监测和控制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船舶、货物、集装箱携带媒介生物的监督检查,尤其要对装载废纸集装箱进行熏蒸处理,严防外来媒介生物的传进与传出。
【知多D】
红头丽蝇是丽蝇科丽蝇亚科昆虫的一种。世界性分布。成虫体长6~13毫米,多呈蓝色,不十分光亮。体表粉被较密,尤以胸部为甚。幼虫以尸食为主,滋生于畜骨堆、畜毛堆、动物尸体和腐败质中,冬季幼虫在垃圾堆或杂骨堆中越冬。成虫一般春季和晚秋出现。红头丽蝇为病媒性蝇类,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疾病,通过机械携带和 生物传播病原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痢疾杆菌、破伤风杆菌、霍乱弧菌和蠕虫病和蛔虫。
相关阅读